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教育是基礎,科技是關鍵,人才是根本。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,教育、科技、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、戰略性支撐。習近平總書記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指出,要“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、人才強國戰略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”。
科技是第一生產力、人才是第一資源、創新是第一動力。統籌推進這三個戰略,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者內在規律和發展邏輯的深刻把握。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、科技自立自強、人才引領驅動,以強有力的組合拳,為現代化建設積蓄新動能新優勢。
堅持以高質量教育涵養源頭活水??萍嫉膭撔峦黄?、人才的培養造就,都需要教育提供基礎性支撐。我們要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,構建高質量現代教育體系。實施教育“六項創新工程”,壯大基礎學科、新興學科、交叉學科,統籌職業教育、高等教育、繼續教育協同創新,促進職普融通、產教融合、科教融匯。以更大力度推進“雙一流”和高水平大學建設,將更多資金和優勢資源向重點院校、優勢學科傾斜,用于支持優勢學科建設、引進高端人才、提升教學科研質量、培育更多教育大師,為山西未來發展積蓄力量。
堅持以高水平科技創新激發動能活力。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三者的基礎性和戰略性支撐作用,集中體現在科學技術的創新和突破上。核心技術是要不來、買不來、討不來的。我們要高度重視培育自主創新能力,高質量推進“111”“1331”“136”創新工程,構建層級多樣、品類完整的實驗室體系。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,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鼓勵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。深化科技體制改革,特別是科技評價改革,形成支持戰略人才創新引領的基礎制度和體制機制。搭建創新平臺,完善創新激勵機制,促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,有效提升創新體系整體效能,推動更多創新成果在山西轉化應用。
堅持以高素質人才夯實基礎力量。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,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。功以才成,業由才廣。我們要聚焦高質量發展需要,優化人才引進政策,創新柔性引才模式,擴大人才吸引力,“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”,不斷集聚海內外高層次專家人才。采取超常規的、更加靈活的引才政策和方式方法,千方百計引進一批急需緊缺人才。不斷深化人才體制機制改革,健全人才培養、使用、評價、激勵制度,為人才成長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。加強人才住房、醫療、子女教育等服務保障,力爭引得進、用得好、留得住。
山西要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、突破發展瓶頸、解決深層次矛盾,加快全面建設現代化,根本出路在創新,關鍵靠科技,歸根結底靠人才,基礎在教育。全省上下要凝心聚力、真抓實干,深入實施科教興省、人才強省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充分發揮教育、科技、人才的基礎性、戰略性支撐作用,讓創新創造活力在三晉大地競相迸發。
王早霞
(責任編輯:梁艷)